位置: 首页 > 演艺 > > 正文

蔬菜之王黄秋葵:如何用简易方法育壮苗?5步育苗法为丰产筑基

2023-02-14 02:56:18 来源:为卿画眉说三农

花大且色泽艳丽,果脆口感爽滑,这是黄秋葵带给大家的视觉和口感体验。在蔬菜作物里面花朵能像黄秋葵这样漂亮的并不多见, 兼顾观赏价值与食用价值的黄秋葵 ,管理起来有较为省心,让这种果似羊角的蔬菜,不仅受到专业菜农的喜爱也得到很多庭院蔬菜爱好者的垂青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黄秋葵的原产地在非洲,在我国最早栽培的地区多是福建、台湾等雨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,但最近几年种植范围迅速扩大,如今在黑龙江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生产。黄秋葵除了出众的口感和百搭的加工属性, 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突出的营养价值,在美国黄秋葵被称为“植物黄金”,而在我国也赢得了“蔬菜之王”的美誉。

黄秋葵果实

眼下立春已过,气温回升明显,新一季的黄秋葵种植已提上日常,苗好三分收,如何培育优质壮苗是秋葵获得丰产的基本保障,那么怎么用简易高效的方法培育秋葵壮苗,为丰产筑基呢?接下来为卿画眉说三农结合生产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
黄秋葵幼果

先说说是直播好还是育苗好

直播的优势在于效率高,用工少,而且黄秋葵是直根系作物,主根发达,直播可以确保主根粗壮有力,下扎深度较大,但是为了确保齐苗,往往要一穴多播,这样用种量就相对较大;育苗之后再移栽,则苗期管理更为集中高效,秧苗质量更有保障,育苗过程中会影响主根生长,但是能促发更多侧根,扩大根系吸收范围。

黄秋葵与红秋葵对比

还有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,是黄秋葵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比番茄、黄瓜等常见蔬菜都要高,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,黄秋葵会停止生长, 如果是直播栽培,黄秋葵收获上市的时间会被推迟,这样以来就难以获得价格上的优势。

因此为了促进早收获、早上市,应该尽量选择育苗再定植移栽的生产方式,与露地直播相比,收获期可提早三周左右,生产效益更为明显。在营养钵育苗、营养土块育苗、穴盘育苗等常见方式中, 最为高效省工的育苗方法是穴盘育苗。

“五步法”黄秋葵壮苗培育法,应掌握的关键技术

第一步:播前准备好,以后少烦恼

首先要根据秧苗的定植时间来推算好播种育苗的时间,黄秋葵的苗龄一般为30天, 定植时的环境温度则应达到气温稳定在13℃以上,低温稳定在15℃以上, 应根据露地或棚室能达到这一定植温度的时间点,提前一个月进行育苗。

黄秋葵顶花

黄秋葵属于锦葵科作物,与常见的瓜类、茄果类以及叶菜类蔬菜亲缘关系都比较远,因此前茬栽培过这些蔬菜的地块,在用百菌清烟剂或硫磺+锯末怄烟等对环境消毒之后,经平整土地都可以用作育苗场地。

由于秋葵苗的株幅相对较大,为确保充足的生长空间, 应选择50孔的穴盘, 如果是新育苗盘,可以直接拿来使用,但如果是旧穴盘则需要进行消毒处理,以减少苗期病害发生,常用穴盘消毒方法是全部 穴盘浸泡在装有稀释浓度为0.3%的高锰酸钾溶液里面,浸泡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,消毒结束,使用前要用清水对穴盘进行彻底清洗。

黄秋葵露地栽培

第二步:基质选配得当,壮苗有保障

大量育苗可以购买商品蔬菜育苗基质,如果是栽培面积较小,则可以自育苗,自育苗所用基质一般为 过筛后的充分腐熟农家肥三份,另外在没有种植过秋葵、棉花的地块上取园土7份, 并按照每方基质半斤的量加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(15-15-15),充分混配的过程中,按每方基质150克的量加入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或者福美双。

假如基质较为干燥需要适当喷水,确保基质不扬尘,然后将穴盘摆放平整之后装盘,适当下压已装盘基质之后,将基质表面抹平。

第三步:种子浸种催芽,防病促苗发

选择抗性较强、节间较短、早熟性好的品种,然后进行浸种催芽,黄秋葵种子自身携带病菌是育苗及定植后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,因此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灭菌。

方法通常为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, 温汤浸种是在50-55℃的温水中浸泡20-30分钟,浸种过程中要不断搅拌,确保种子受热均匀 。药剂浸种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,利用其强氧化性来灭活病菌,黄秋葵种子在0.4%的高锰酸钾溶液里面浸泡20分钟左右后捞出,用清水洗净即可。

消毒结束之后,将种子置于25℃左右的常温水中,浸泡半天,这个过程可以促进种子吸水,然后再用透气保水性好的湿毛巾、棉纱布等包裹住种子, 放置在28℃左右的环境里进行催芽,等到种子有一半已经露白的时候即可播种。

黄秋葵种子

第四步:播种深度要得当,覆膜保温又保墒

黄秋葵种子较大、拱土能力较强,因此播种深度要比黄瓜等蔬菜要大,一般为0.8-1厘米,播种后上面在覆盖1厘米后的营养土,营养土覆盖要均匀,确保出苗时间保持一直,然后浇播种水,水流要小,避免冲出基质,等底部出水孔滴水时,说明播种水已经充足,充分下渗后即可覆盖地膜保温保湿。

黄秋葵植株形态

苗期管理

促进秋葵苗整齐快速的拱土,是播种后的第一个管理重心, 这一点主要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实现, 在出苗前,昼夜温度应控制在30-15℃之间 ,等到有近一半种子拱土露头之后,要及时揭开地膜,否则先拱土的幼苗容易发生徒长。

出苗后的昼夜温差应控制在28-13℃,此时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%左右 ,湿度大尤其是夜间湿度大容易长成细弱的高脚苗,基质表面保持干爽,适当控水有利于促发壮苗。

苗期比较常见的病害是猝倒病,降低基质湿度时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,药剂防治可选用72%的霜脲锰锌、70%的代森锰锌、72.2%的霜霉威等稀释后进行喷施。

结语

在定植前,健壮黄秋葵幼苗株高应在12-15厘米,有3-4片真叶、茎秆直径在0.5厘米以上,叶色浓绿完好,根系发达,而病弱苗则应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就予以淘汰。

大家喜欢吃黄秋葵吗?有没有栽培经验或遇到过什么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
关键词: 环境温度 高锰酸钾 应控制在

上一篇:
下一篇: